时间过的真快,没想到转眼间已经工作10年了。和大家分享下我工作这十年来的一些小的想法,算是属于我个人的小小总结。提炼了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东西,仅仅代表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能一起探讨…
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时间带来的危机感
二.认识自我的过程
三.提升认知与思维
四.与自我和解

一.时间带来的危机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曲线图
橙色代表就业就会、灰色代表家庭压力、横轴是年龄的增长。
这是一张容易让人产生年龄焦虑的图,很残忍的展示了大多数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呈现出的家庭压力和就业机会的变化,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就业峰值是三十多岁(其实女性可能更短)30几岁之前是趋于上升趋势的,30几岁之后趋于下降趋势。家庭压力则是随着年龄一直上涨,大概到50岁才趋于平缓。
再看第二张图:
这是2021年(今年)企业对设计人才工作经验要求
企业招聘有年龄要求的占到了总比的81.2%,针对10年以上工作经验简直少的可怜,1-3年/3-5年这两个阶段占的比例最大,占了一半的需求。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内就业环境对年龄歧视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企业把年龄卡在了35岁。而往往过了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人家庭压力非常大,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
其实每个经验的阶段都是有其相应的要求(这是我搜集了一些招聘信息之后,归类的一些共性的要求)
刚毕业,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各项标准的要求其实是最低的,重点是其可塑性—这个人是否值得培养。但培养需要时间和投入,这也是为什么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占比也较小的原因。往往是一些中大型企业会每年有应届生招聘需求,会有资金和人力去培训储备人才。
1-3年/3-5年为什么这么受企业欢迎?因为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才性价比是最高的,基本上掌握了专业技能和做事方法,能独立处理一些基本工作。薪资要求相对来说也较适中,同时也更具潜力被企业所培养。
从毕业到工作三五年,其实是打基础的一个阶段,首先专业技能要过关。而随着工作经验年限的增长,职业要求也并不再是只停留在技能层次上的了,而是更多复合因素的考量。是这个人能给团队、给公司带来什么。
比如当到5-10年这个阶段(一般对应岗位:中高级或者资深),企业的要求就不再仅仅是独立处理一些工作了,要求能协同上级或者跨部门解决工作中一些难点,输出沉淀一些方法论,能帮助整个团队提升。
10年以上为什么需求这么少(因为这个经验要求一般都对应专家、经理或者总监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要求自然不会低,除了最基本的技能要求,要解决工作中一切的困难,推进工作进度,跨部门沟通,引导团队建设及发展,还需要具备全链路意识及业务思维等等,能给企业带来直接利益,所以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性。
需要强调下,这些仅仅只是我根据一些企业招聘信息提炼出来的共性要求,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包括特类。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些好学、努力又聪明的同学,在各个阶段都能抢跑,成功超越同龄人甚至跨越几个阶段,相反也会有,工作多年仍然落后于同龄甚至比不上小自己几岁的人。但肯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危机感也与日俱增。所以我总会想假如有一天我失业了,当我的年龄不具备优势的时候,我需要具备怎么样的市场价值,才能跑的过这些年轻人?
我个人是觉得首先要对自己全面认识,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大家分享下认识自我的过程。

二.认识自我的过程

刚毕业那会,一直很迷茫,稀里糊涂做了1年ui,又稀里糊涂的做了2年平面,才又正式转到做UI。其实那个时候也是对自身定位不是很明确,不知道自己适合且擅长做什么。
冰山模型是我觉得可以很好认识到自我以及他人的一个工具。可能有很多人了解过,但我还是简单的介绍下:
冰山模型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知识、技能,是外在表现,比较容易看到的部分,主要与特定专业领域相关,也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冰山中间要素是能力,能力高低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需要看他在处理一些事情、问题中的一些行为。比如表达沟通能力、思考能力、执行力、决策力、学习能力等等,相对来说,能力更多属于通用领域,能够迁移的,不会因为岗位或者专业领域的变化而消失。
冰山以下部分包括价值观、性格、动机,是人内在的、他们会受基因、家庭环境、所受教育等等一些因素影响,是难以测量和改变的部分。会决定了你对待事情的态度、积极性,以及想把一件事做成的内在动因。与人的基本核心素质相关。虽然核心能力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如果我们对自己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找到和我们匹配度较高的事情或者方向,其实是最能大大提高我们自身价值。
根据冰山模型,我们不仅可以分析自身、也可以分析他人,不少企业hr招聘、领导考核员工kpi都是基于冰山模型。像去年做总结,我其实就是通过冰山模型分析我们组每个人适合的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
冰山以上的部分是最容易显现出来的,冰山以下的部分却是很难量化的。所以往往会有一些人盲目的追求上半部分,而忽略的下半部分。但是从长期来讲,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一定不能只把时间花在专业技能提升上。
就拿我自己来讲,现在回头看前些年,其实就是很盲目的一个状态,有点一味的追求技能、技法这一块的提升,不太清楚自己的一些核心能力,甚至忽略通用能力这块的提升。
所以关于学习这一块,我总结了几点我走过的一些弯路分享给大家:
1.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且独立思考
我现在再看以前做的一些设计,发现更多是追求视觉化的一些东西,怎么做跟随设计潮流、怎么做更炫,忽略了一些其他也很重要的因素,这么做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适不适合需求?能带来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虽然视觉很重要,技能也很重要,但设计我想应该不仅仅是炫技。
比如,之前原研哉的小米logo,被自媒体大肆渲染,很多人都说就把之前的logo倒个角而已,这钱花的不值,也有不少人说光靠营销这一波,就值回这个钱了。我们作为设计从业者,不管外界的声音如何,都应该有自己的客观理智的判断,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个人是觉得,这种在专业领域已经到达一定高度的大师级设计师,每次出作品,其实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不要只看最表层的视觉展现,一些深层的设计理念、涵盖的知识点,会让人学到更多。当我们深入了解一项事物后,我们才资格去谈论它。
2.过于碎片化,没有形成系统框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一些问题)
现在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短视频、公众号、各平台网站APP。好像我们获取知识更快速便捷了,但这样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就是往往我们获取的信息或者知识,过于碎片化并且质量也层次不齐,如果没有一定知识储备,并不能去吸收运用它。
比如:一些文章或者视频教程,我们看完经常恍然大悟的感觉,但后面发现真正想使用的时候,要不忘记了要不好像运用不了,能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很少。
慢慢才明白,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往往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打个比方:就排版而言并不是说我知道了某种版式类型、某种对比关系,我就能熟练的运用上,因为本质上我只是了解某个环节可能比较重要的部分,但我不了解“前因后果”-其中的逻辑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系统框架。可以说只是一知半解。包括以前觉得课本里的“美术史”“设计史”“这些枯燥乏味,离我们太远,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必要,可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反而想回过头去了解,了解审美的根源、设计的发展、人类思想的变迁。虽然了解这些可能不如学习一些技能实用,但当深入后会发现,这些知识与现代设计都是有一定关联性,它可能不会像某些技能一样直接显现出来,但它无形中会影响我们对设计的理解和判断,是搭建一个思维框架过程中的前提。所以我们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其实是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的一种较科学的学习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只是我们一直习惯于按部就班而忽略了这种学习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关系。
3.期待快速获取回报
这些年互联网发展速度特别快,带动我们设计行业也发展特别迅速,在快节奏中,学习也就总想一蹴而就,不懂得循序渐进慢慢积累,恨不得学的东西能瞬间塞进脑子里,而且总想走捷径,比较短视,不懂得延迟满足。
再就是超前学习,就像刚刚讲的第二点,系统化学习其实是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记忆,会更深入,但是超前去学习某一样东西的话,因为自身基础的薄弱及个体的差异性,并不能很好的掌握,hold不住。
4.目标不明确
容易受他人或行业因素影响,不适合自身。比如很早之前看人家用c4d做出来的图实在是太炫了,于是去学c4d,学是学会了,可是工作中一次也没运用上,现在也全忘了。学学这,学学那,过于广泛,没有针对性,并不能形成有效积累。
所以我认为这几点需要注意:

1.专注于自身
这点很重要,就像刚刚冰山模型里讲的,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不被他人影响,不跟人比较。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和节奏。
2.有针对性的-当下做的事情能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积累
范围很重要,每天只有24小时,除了工作和休息,能余下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如果想学习了解的东西很多,需要要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下手。
3.舒适区边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话“真正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我们所有的努力其实是为了扩大我们的舒适圈,跳出舒适圈如果让我们痛苦,反而会使我们更容易退缩,害怕,不能坚持,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我们已有的认知不断向外探索,去做那些有难度但是只要向外踏出一步就能完成的事情。
4.不设边界
很多人好像觉得只有看书才是学习,练习才是学习,实践才是学习,学习其实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东西,我们可以某个新闻、某个身边的事,吸取教训涨知识。比如:最近头部带货直播薇娅、雪梨偷税的新闻,我们吃瓜之余,是不是可以顺便学习下税务知识。

三.提升认知与思维

这几年觉得提升认知和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有更深更广的视角。
先讲下认知:
认知与知识其实是有区别的,定义不要混淆了
认知不等于知识,并不是说我博览群书,我的认知就提升了,看到的知识如果不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形成不了认知,其实是提升不了什么。
认知这三个方面我认为很有必要:自我、行业、世界
自我的认知-这个刚刚有讲,一定要对自己有所了解,不断的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因为人往往会跟着环境做一些变化,所以要经常内观自我,持续迭代升级
行业的认识-很多人对行业的认识其实是很表面的,像我们做设计的会较多的关注设计类的网站与自媒体,比如站酷、追波、花瓣、公众号…看的通常都是一些比较技术层面上东西。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对行业的解说其实并不太客观,喜欢制造焦虑,贩卖焦虑。行业层面上的因为涉及面比较广,信息渠道的获取也较有限,所以通常都被忽视。其实如果想了解更多并不一定是特别难的事情,比如:可以搜集一些大厂或者同城top企业的招聘类信息,不要小看这些信息,一般能做到top级别的公司,往往行业敏锐度及前瞻性会比较强,能从中另看出不少,比如:对行业人才的要求的标准、薪资、趋势等等,再比如腾讯、阿里每年都会出一些相关的行业报告,网上一搜就有。其实只要有这个认识、稍微用心点就能获取到,当然我们获取这些不要仅仅只是看看,更应该深入分析。
世界的认识– 这里的“世界”其实泛指广阔的领域,我想不到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世界往往形容比较大嘛。
很多人会局限在我们所熟悉的圈层里,因为这样会比较舒适。对不了解的事物往往抱有警觉性,因为这样会比较安全。但是舒适安全,往往会让我们提升比较慢,会错过一些东西。比如:以前我会很少想去提高政治、经济、历史、哲学这一方面的认识。觉得离我很远,没必要花时间去看这些。后面因为自己有买一些基金理财,开始关注金融财经这一块的信息,也因为经济这块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也会慢慢去看一些政治时事新闻…..渐渐发现自己不懂的太多了,以前的视野好像太狭隘,看东西会比较片面,自我。
另外认知偏差和元认知也是非常重要
认知偏差: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在决策、认知中存在各种不理性的模式,导致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认知偏差其实指的就是阻碍我们客观理性思考的心理倾向。
例如:
幸存者偏差:看到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些成功者都是辍学创业,清华毕业卖猪肉,就鼓吹读书无用。把小概率事件看成普遍的东西。
确认性偏差:有些问题,其实我们内心已经有答案了,但是还是喜欢收集一些依据去证实他,以此来确认自己的观点正确。比如很多人经常会被问“你要是我的话会怎么选”,但是当你给出客观的选择或者建议的时候,对方又会很排斥。其实他内心已经有选择了,只是希望你按照他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先确定观点,再去寻找依据,看待问题会比较主观,容易导致确认性偏差。
…..
飞书有出一份认知偏差知识手册,总结了67条容易产生认知偏差的情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网上搜索看看。
元认知:简单来讲是对认知的认知,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是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产生的,或多或少会比较主观,会存在认知偏差的可能,元认知就是我们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反思内观自身的一些想法。
像这次的文章,其实我很早就写好了,但是隔了大半年之后发现自己很多想法都和之前有些不同,于是我又重新写了现在的这个,元认知其实是一种不断自我迭代的过程,帮助我们发现更客观、清晰的看待问题。
再来谈一下思维,如果说认知是我们看待事物的内在想法,那思维就决定了我们处理事物的方式。
思考方式有很多种:
结构思维
比如:我刚刚说到的,之前学习方式是非常碎片化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结构,所以很多学了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起来。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同样,结构化思维是能把一些散乱的信息进行逻辑清晰的归纳,提高我们系统分析问题以及统筹工作的能力。打个比方: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需求,有些需求会很明确,会把设计风格、目标群体、要求的时间节点等等这些都做出清晰的说明,我们往往喜欢跟这种人打交道,因为对方思维结构足够清晰,目标很明确。但往往现实工作中很多需求信息是需要我们自身去理解提炼的,以前我是比较反感这种,觉得不能把一件事情交代清楚吗?弄得好像猜谜题一样,甚至要多花精力去做几个方案。后面换个角度看,其实这个明确需求的过程也是一种结构化思维的成长。怎样通过沟通获取到更多信息,怎样通过分析梳理提炼核心观点,只是往往我们会忽略掉这个过程。
灰度思维:
很早之前我一直处于线性思维的思考方式,觉得一件事情不是对的那就一定是错的。其实这样很容易被思想禁锢住。现实的世界不是简单的是非曲直,非黑即白。人和事都是有多面性和不同层次性的,最好不要因为一件事就否定一个人,不要因为一个人就放弃一件事。
比如我感觉现在的互联网舆论倾向就不太好,有些太极端,很多人有极左的思想。不说公众人物了,即使一些素人,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件事,一旦被放大,就会有一堆人跳出来给你判刑了,很可怕。
任正非曾经说过: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度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闭环思维:
是我这几年才发现在工作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工作中总有一些人做什么事情都能让人放心,让人产生一种信任感,相反有些人就是觉得不靠谱,有闭环思维的人往往都是,不管这件事能否做成,都能是积极给予反馈,直至结束。凡事有交代,件件有回落,事事有回音。听起来其实很简单,但很多人遇到一旦一些困难,要不埋头苦干,要不就是逃避放弃,都不能及时反馈问题,给结果多多少少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关于思维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成长思维:时刻提醒自己要学习、不固化自己的想法。
批判性思维:对任何事情和信息都抱有质疑的态度,都经过自己的理性分析和思考,不随大众,有自己的判断。
…..
怎么提升思维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反思及总结,阅读他人的经验内观自身,总结思维提升方式。
另外一些思维工具模型其实是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梳理甚至解决一些问题:
思维导图:把主题逐渐进行拆分,可以从不同角度透彻的去分析,能更好的纵观全局,还能看到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做思维导图,比如现在做的这几张图,比如遇到新项目的时候通过做思维导图,条理会更清晰)
5W1H分析:5w是指whywhatwherewhenwhohow。这个应该很多人听过,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从这6个方面进行分析比如:1.为什么 2.对象是什么 3.场景是什么 4.什么时候发生的 5.是哪些人参与 6.怎么去做  能够比较全面的进行一些基本的分析。
101010法则:当我们面对某些选择犹豫不定的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10分钟后,我会怎么看待这个决定,10个月后,我会怎么看待这个决定,10年后我会怎么看待这个决定,会让我们更长远的看待问题。
费曼技巧:就是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有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学会了某个东西,但是别人突然问到的时候好像没办法表达出来,甚至会忘记了。其实往往是我们学的或者了解的还不够透彻,当我们尝试把这些概念去教给别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再继续学习直到能通过简单的语言组织出来并能让人明白。这其实与也是一种学习技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练习。
思维工具模型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是简单的列出比较常用的几项…..
当然这些只是协助我们做一些思维提升,需要去理解,是不能生搬硬套的东西。当理解了这些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得上。
比如我们女生都喜欢买买买,运用10/10/10法则问自己三个问题,1.自己买这个东西是我需要急用的么?如果不急用,我等等,看几天后还有没有购买冲动。2.买了的话,我后期还会继续用它么,是否会闲置 。3.长期看这个东西能给我带来什么,能产生什么价值?长期养成这样的消费习惯,能省不少钱。
像刚刚讲到的冰山模型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延伸到生活中,看到一篇新闻报道,除了字面上的含义,背后折射了什么问题?反应了什么状况,我们都可以作为工具去运用它。它其实能更帮助我们挖掘更深次一些东西,从根源上去寻找问题。

四.与自我和解

图片上这些充满负能量的词,我们应该经常会看到、听到、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所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可以让这些负能量消失?
躺平吗?但是真的躺平的时候就可以摆脱烦恼么?
刚毕业那几年,我比较容易受外在影响,听到一些否定的声音,心理很容易有挫败感,遇事也比较容易急躁,喜欢发泄情绪,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
这些年,慢慢也有所成长。受外界声音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对自我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特别是今年经历了一些事情,突然发现以前想不明白的一些事情好像都能坦然接受了。
挫折和困难其实是人生路上的常态,有烦恼会焦虑其实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情,只是以前我把这种情绪放大了。
换个角度来看,焦虑不好么,不焦虑,我可能做不好一些事情,焦虑甚至可以促使我做一些改变。
不是有句话,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你看世界的角度。
我们很多负面情绪都来源于对自身认识不够全面,对自己期待值过高,缺乏直面失败的勇气。没有强大的内心,不能接受外界的一些建议和批评。
人生道路很长,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不可能不面对质疑和批评,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当下看来好的事情未必会一直长久下去,不好的事情拉长线未必是件坏事。删除人生中任何一个瞬间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为什么有些人知道很多却做不到,往往也是因为缺少一些。
面对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烦恼,时刻提醒自己,开导自己,调整自己,与自我和解。
过去、当下、未来

 
过去-所有已发生的,无论好与不好,从某种意义来讲都是一种“财富”。以前我会过多的纠结后悔,因为某个决定错失了机会,因为做错某件事懊恼无法挽回。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些都是沉没成本。过去存在的意义,我想更多的是让我怀念美好,总结并修正自己。
当下-我希望自己能珍惜时间,尊重客观规律,做有效的积累,结果随缘,不以他人作为自己生活是否快乐的参考系。
未来-都说设计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但现在觉得设计其实是需要沉淀和积累的,5年可能是才入门,10年是了解,20年才能真正理解设计。所以希望未来一直能对设计心怀热爱,保持好奇心与学习的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十年回头看,所有的经历、获得和失去,在现在看来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难以用只字片语去概括。这次写的很简单,从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 调节自我三个角度来分享,非常感谢有耐心能看到最后的同学~
 
转载自: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MzNzgwNA==.html
作者:维尼君
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站内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由网站会员上传而来,UI社不具备此内容的版权。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合作!联系邮箱:Uishe#qq.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