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到一个首页改版案例,把「」这一套玩得不错:
他们的改版方案,确实是以增长为核心目标的,而且也从客观数据里找到了设计依据。
对企业领导来说,KPI 就是使命,通过设计方案来提升数据,他们该满意了吧?
虽然文章内容写了他们的具体做法,却没有总结出太多用户增长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所以我来帮大家梳理一下重点吧。
根据这个案例,要设计出能驱动用户增长的产品,至少需要这么几个步骤:
需要改版的,是一个室内设计师的平台,设计师可以查看别人投稿的优秀方案,也可以上传自己的方案。
首页流量衰减,尤其是第二屏已经衰减至 40% 以下,导致大量内容无法露出。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了解用户目前是如何使用产品的,已经他们的需求、痛点等各种问题。
要获取到有代表性的用户现状信息,样本量就要大,于是问卷调研是很合适的方法。
-
-
-
行为与偏好:优先使用、筛选频率、搜索频率、有用排序
-
-
因为是已上线的产品,所以问卷发放起来就比较容易,通过激励任务体系就成功收集到了 200 份有效数据。
超过 6 成为 30 岁以下,入行 3 年内的设计师,67% 的用户近两年内开始使用产品。
1/3 以上的填写者每天看优秀设计频道,将近一半用户每次花费 10-30 分钟浏览优秀设计。
但是,这里会有明显的选择偏差,因为问卷通过激励任务体系分发,粘性和访问深度不高的用户,根本不太可能愿意填写。
优先使用的功能分别是:大咖秀、条件筛选和今日最佳。
想找优秀设计时,填写者觉得最有用的是条件筛选和搜索。
绝大部分(超过 90%)的填写者认为产品对找到设计灵感有帮助。
但是新人和资深设计师的满意度稍微低一点,可能内容更加适合中级设计师。
-
-
-
总结就是,主要目标用户为初级设计师,他们喜欢查看推荐的优质内容,并通过筛选和搜索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期待紧凑和多维度的信息推荐。
除此之外,还发现 1 年以内的新手设计师大多不使用搜索功能,因为不知道搜什么。
既然了解了用户的现状,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如何激励增长了。
既然大部分用户的目标是查看优秀方案并获取灵感,只要首页能够让他们更好的达成目标,就会留下,甚至愿意推荐给朋友。
用户喜欢看作品推荐,同时又经常使用筛选,且切换条件 3 次以上,并且还期待更多维度的筛选条件和作品描述,这说明用户的深度需求没有被完全满足。
如果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多维度、更细致的信息推荐,能够吸引用户看得更多。
如果单纯地给用户推荐内容,会比较被动,因为用户需要获取灵感时才回来,用户粘性上不去。
可以通过热门排行等方式,形成用户与平台的双向互动,让用户有更多的理由查看访问。
通过上面的策略分析,我们发现要达成用户增长的目标,操作上可以从三个方向出发:
将首页信息按照用户的使用目的来划分,可以发现四个关键字:
老版本的 Web 端首页,因为最受欢迎的「学」集中在顶部,导致用户只需看完前两屏就完事了,根本没有往下探索的欲望。
为了让用户有更多的探索余地,新版本的方案将「学」这一部分拉长,让用户可以往下翻页探索更多。
另外,在搜索框附近提供关键词推荐,让不知道搜什么的新人设计师能用起来。
筛选这个很有用的功能也进一步优化,将高频条件露出来方便使用。
详情页这里,增加了上下翻页和电梯直达,方便用户快速查看更多信息。
改版之后,不但提供榜单、设计师卡片等更丰富的信息,而且还提供专题集合等不同类型的卡片。
瀑布流的形式,也增强了视觉上的节奏感,看起来没有那么呆板。
首页推荐做到千人千面,根据用户的偏好来选择展示内容。
用户来的越多,偏好判断就越准确,阅读起来也就更加符合心意了。
我在和企业管理层交流时,发现他们几乎只关心业务数据,尤其是和自己 KPI 挂钩的东西。
作为设计师,不论 title 是什么,只有把握业务利益设计方案,才更能受到认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与网友分享。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