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没有兴趣自己很难能坚持下来。比如:我对画画感兴趣,我也对写文章感兴趣,我还对C4D感兴趣……等等,这些你感兴趣的方向都可以。然后定一个5年或10年以后你希望成为的样子,比如:我希望5年后成为一个粉丝过万的插画师;比如,我希望5年以后成为设计主管;再比如,我希望10年以后成为一名网络大V ……不管这个长远的目标有多难实现,但首先是你喜欢并且能够长期付出的。
也就是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你目前的优势是什么?你的短板是什么?目前的差距有多大?定义自己的个人标签,比如我希望自己成为插画大神、或者我希望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知识博主。你的对自己清晰的人设,会帮助你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去往那个方向无限量的接近。
如果我要达成那个目标,做哪些事情可以达成?比如:成为C4D大神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太遥远了,但是我可以先从建模开始研究,然后再学习一下光影和材质,或者几个小目标同步并行一起,但一定是容易实现的,而且一定是短期可以看到效果的。
万事开头难,当你花了半个月大概能把一两个基本技巧解锁和熟练掌握之后,这个时候你自己也会变得更加积极、自信有热情。大概率用不了半年就基本可以出点独立作品了,这些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会时刻给予自己一个正向激励。
规划100遍,不如认真交付一次。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自我练习,阶段性输出相对完整的作品,并对外发布,大家会给你一定的反馈和建议,这会变成你持续产出的动力;另一种,是结合真实的项目,最好是想办法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尽快用在实际工作中,这会不断的验证自己的成果,从而调整学习的方向,并提升自己的信心和动力。
设计师需要一点点强迫症
周星驰曾在一档采访节目中谈怎么让自己的作品更好,他说“比如,你的音乐可以好一点啊,特效可以好一点啊,假如是3D,也希望可以好一点啊,每一个东西都可以好一点点,每一方面都希望可以做好一点点,然后加起来,就可能好很多了。这句“所有的好一点点加起来,就会好很多”,非常简单质朴的话,也蕴含了星爷成功背后是有道理的。
对我们设计师来说,每一个设计的细节都决定了你每一张作品的品质。比如:字号的粗细、对齐关系、线条的流程度、挑选图片的品质感、每一个颜色的偏差、色调渐变的柔和度、文件图层的整理、规范是否一致,甚至一个微小的像素距离……等等,对设计师来说,细节决定品质。
同时,在养成这些设计强迫症习惯同时,也给自己设计定一个标准,比如我的设计要看起来 “更新”、年轻、简洁透气、精致、有趣。当心中有了这些标准之后,你的工作也会有一个自我不断突破完善的目标存在。
另外,把控好设计参考的来源,多看好的网站,好的参考,不要随便找一张设计参考就模仿。并不是所有的设计资料,都能直接拿来当参考,有些作品可能还不如你的水平。
设计小伙伴聊起个人成长的话题,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都想自我学习提升,但是又不知道怎样突破自己,也没有找到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候想坚持做一件事又缺乏的耐心,不能持续去做。一个人成长离不开外界的作用和影响,但更关键的是你的自我驱动力。
比如整个行业内卷、设计同行内卷给你的压力、客户审美的提升,更高的标准要求让之前你的设计产出标准不适应了、公司里老板上级的鞭策、听了外部的某个分享、好朋友给的中肯建议,这些都算外力,不管这些外力给你的感觉好还是坏,但都有一定的启发和鞭策性。
比如发自内心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再比如认知突然有了转变,有了动力,有了目标方向,有了学习的欲望,并且能够按计划坚持持续打卡练习,来真正的提升自己。这就是自驱力的作用。
一个人想自我提升,单靠外力的鞭策是远远不够的,外力再怎么鞭策,再给多好的建议,都没有用的。就像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靠着外力拽着你往前走,又能走多远呢?
我们经常能从网上听到很多大佬在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思考。比如,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说过 “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终将被新事物颠覆的宿命,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被颠覆前,自己颠覆自己。”
百度的李彦宏也说过类似的话,“ 颠覆我的,最好是我自己,而不是其他公司。” 这些大佬讲的道理也都是共识的,都在强调要从自身去改变。
搜集行业里最好的设计,并定期梳理。很多设计师一般都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学会利用所在的城市资源。
优秀作品、方法、分享资料看了也就看了,如果不利用起来,等于没有学到。
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别人听的懂的形式,比如整理一个分享,或私下聊天尝试跟别人分享出来,讲讲你所学到的东西,这样自己的知识掌握得更深了。
我自己平时很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每一次对外分享,自己会花很多时间用心准备、梳理思路,有些不是很肯定的知识,也会去翻阅查找,这样我本身也能学到很多。
比如随时翻看一流前沿的设计网站,关注一线大厂的设计动态,观察身边高手的工作学习习惯,定期整理自己的设计资料库做好分类,定期练习自己擅长以外的一项技能……等等,之前公众号分享也分享过。所以你学会了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进步的路上也许我们会听到各种声音,除了一些正向鼓励你的话,还包括其他的一些质疑声,或是内心的一些摇摆不定的想法……而这些可能会成为让你放弃摆烂的 “ 绊脚石 ”。但一个真正目标感很强的人,是听不到杂音的。
——————————————